“十洲三岛十大洞天”是道教神话中的地理概念,用以描绘神仙居住的神秘世界。其中,“十洲”指的是神州大地上的十个仙境,如蓬莱、方丈、瀛洲等,各自具有独特的风景和神话传说。“三岛”则是指海上三座仙山,如方丈、瀛洲、蓬莱(也有说法为蓬壶、方壶、瀛壶),是神仙聚集之地。
“十大洞天”则进一步细分了这些仙境内的具体地点,每个洞天都有其独特的神仙居住环境和神奇景观。这一概念体现了古人对神仙世界的向往与想象,也丰富了道教文化的内涵。

十洲三岛是什么意思
“十洲三岛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其含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释:
1. 基本含义:“十洲三岛”原指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仙境,后来也用来比喻虚幻的事物或遥远的理想境界。其中,“十洲”通常指的是古代中国神话中的十个神仙居住的地方,而“三岛”则指的是三个神秘的岛屿。
2. 出处与演变:这个成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唐代诗人李白的《梦游天姥吟留别》。在诗中,李白描绘了梦中游历的神奇之地,其中包括“海客谈瀛洲,烟涛微茫信难求;越人语天姥,云霞明灭或可睹。天姥连天向天横,势拔五岳掩赤城”等句,展现了天姥山的神秘与壮丽。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了“十洲三岛”的意象。
3. 象征意义:“十洲三岛”不仅代表了神话中的仙境,更常被用来象征人们对美好、神秘世界的向往和追求。同时,它也可以用来比喻某些事物虽然虚幻难寻,但却又令人心驰神往。
综上所述,“十洲三岛”是一个富有浪漫色彩和象征意义的成语,它源于中国古代神话,并在后世被广泛运用于文学、艺术等领域,以表达人们对美好、神秘境界的追求和向往。

十洲三岛十大洞天什么样
“十洲三岛十大洞天”是道教对天地宇宙时空的一种划分方式,这一概念出自唐代杜光庭的《洞天福地记》。以下是对“十洲三岛”的简要介绍:
1. 十洲:
- 蓬莱洲:位于东海之中,是神仙居住的地方。
- 方丈洲:亦称“方丈大荒”,为佛教仙人所居之地。
- 瀛洲:传说中的仙山,位于东海之外。
- 员峤洲:亦名“员峤山”,在东海之北。
- 瀛洲:传说中的仙山,位于北海之中。
- 元洲:亦称“元山”,是玄武岩构成的山。
- 沧海洲:位于东海之中,是一个水国。
- 白玉洲:亦称“白玉山”,多产美玉。
- 长洲:亦称“长山”,多产良木。
- 明辰洲:位于南海之中,是一个充满星辰的地方。
2. 三岛:
- 蓬壶:位于东海之中,是神仙聚集之地。
- 方丈:亦称方丈洋,是佛教仙人所居之地。
- 瀛洲:传说中的仙山,位于北海之中。
至于“十大洞天”,其具体描述可能因版本不同而有所差异。但一般来说,它们都是道教中具有神秘色彩的仙境,包括:
1. 第一洞天:太初洞天,位于洛阳嵩山。
2. 第二洞天:灵宝洞天,位于钟山。
3. 第三洞天:清虚洞天,位于西岳华山。
4. 第四洞天:洞玄洞天,位于玉京山。
5. 第五洞天:太极洞天,位于四川苍溪县。
6. 第六洞天:金庭洞天,位于浙江剡溪。
7. 第七洞天:玉京洞天,位于湖北麻城。
8. 第八洞天:广成洞天,位于陕西周至。
9. 第九洞天:赤城洞天,位于浙江天台山。
10. 第十洞天:紫阳洞天,位于福建闽侯。
这些洞天被视为道教神仙的居所,具有神秘莫测、超脱尘世的意味。如需更多信息,建议查阅道教相关经典或咨询道教信众。

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