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虎不河成语故事
古时有一个老虎,被猎人发现后,猎人们纷纷放箭射杀它。可是,老虎却纹丝不动,原来它只是想用尾巴驱赶飞来的箭矢。猎人们见状,更加猖狂地射箭,但老虎依然不为所动。这个故事告诉我们,做事要坚持原则,不能因为受到一点挫折就放弃。就像老虎面对射箭的猎人们,虽然被射中多次,但它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和目标,没有被吓倒。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,无论遇到什么困难,都要勇往直前,不被外界所干扰。

一虎不河的意思
“一虎不河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意思是指比喻人安于职守,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。这个成语来源于《左传·昭公七年》中的记载:“一虎不河,一蛇不截。”这句话的意思是,一只老虎不会去渡河,一条蛇也不会去咬断树根,用来比喻人应该安于自己的职责,做好自己的工作,而不应贪图享受或做超出自己职权范围的事情。
这个成语也常用来形容那些专注于自己本职工作,不偷懒、不懈怠的人。它强调了责任感和敬业精神的重要性。

一虎不河成语故事
“一虎不河”这个成语出自《战国策·赵策三》。它的意思是比喻人安于时运,不求进取。这个成语背后有一个故事。
在战国时期,赵国的大将廉颇因为年老,体力渐渐衰退,他觉得自己已经没有了当年抗击秦国的勇气和实力。而当时的赵王却重用武艺高强的蔺相如,引起了廉颇的不满。他认为自己已经老了,不能再像年轻时那样为国家效力,于是他决定不再担任官职,隐居起来。
然而,廉颇的这种做法却让他的门客宋尚义(宋朱)感到非常困惑。宋尚义是赵国名将马服君的儿子,他一直以廉颇为榜样,希望能够辅佐赵王成就大业。当他得知廉颇隐退的消息后,便去见廉颇。
廉颇听说宋尚义要来见他,就虎着脸,准备发落几句话,让他下不了台。但是,当宋尚义走进房间,看到廉颇那副模样时,他并没有生气,而是用力握住廉颇的手,激动地说:“老将军,廉颇确实年老力衰了,可是您为什么单单如此急切地想让我离开呢?我即使犯了错误,也一定会改正的。我不敢指望您答应我什么,只是想得到您的理解。”
廉颇听了宋尚义的话后,心中顿时涌起一股暖流,他感慨地说:“唉!宋尚义啊宋尚义,您真是贤人啊!以前我总是担心别人在我的背后说我的坏话,所以总是避开贤人。现在看来,我真的是非常错误的啊!”
于是,廉颇和宋尚义醉后成为了好朋友,并且一起辅佐赵王,使赵国的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。
这个故事后来就被概括为成语“一虎不河”,用来比喻那些不求进取、安于现状的人。
上一篇:旁通曲畅的解释,旁通的成语有哪些
下一篇:灾有什么组词,灾有什么组词和拼音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