径行直遂成语故事

东汉时期的梁鸿和孟光,是一对著名的夫妻。孟光是一位其貌不扬但品德高尚的女子,她拒绝了众多求婚者,唯独看中了家贫而博学的梁鸿。两人结婚后,抛弃了孟家的富裕生活,选择到霸陵山区隐居,过起了清贫但充实的生活。

当地有谚语说:“饥者易为食,寒者易为衣,饥寒难耐,谁不为食;贵不归贱,贫莫与富。”但孟光却认为,富贵不能淫,贫贱不能移,威武不能屈,此之谓大丈夫。醉终,他们的故事成为了历史上著名的佳话,而“径行直遂”这个成语也用来形容性情直爽,不绕弯子。

径行直遂造句

径行直遂造句

以下是一些使用“径行直遂”的造句:

1. 要想取得成功,必须径行直遂,不能畏难退缩。

2. 小明径行直遂地完成了他的目标,没有走任何弯路。

3. 她径行直遂地解决了这个问题,展现了出色的能力。

4. 他径行直遂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,让大家都很欣赏。

5. 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,我们必须径行直遂,才能避免不必要的挫折。

请注意,“径行直遂”这个词语并不常见,但在一些语境下可以表达直接、坦率、不绕弯子的意思。在使用时,请根据具体语境选择合适的造句方式。

径行直遂成语故事

径行直遂成语故事

“径行直遂”这个成语出自《孟子·梁惠王下》,原文是:“令闻广誉施于身,所以不愿人之文绣也。”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形容一个人做事勇敢果断,不绕弯子,直接达到目的。

成语的故事背景与孟子有关。孟子是战国时期的一位著名思想家,他主张仁政,强调君主的道德品质对国家和人民的重要性。在那个时代,人们非常注重礼仪和规矩,有时候做事会过于繁琐和迂回。

有一天,孟子去见梁惠王。梁惠王问他如何治理国家,孟子回答说:“君主要想让国家强盛,首先要做到的是使百姓安居乐业。百姓安定了,国家自然就会强盛。”梁惠王又问:“如何才能让百姓安居乐业呢?”孟子回答:“令闻广誉施于身,所以不愿人之文绣也。意思是,君主应该以自己的品德和政绩赢得百姓的尊敬和爱戴,而不是追求那些华丽的服饰和富贵荣华。”

在这个故事中,孟子强调了直接果断地做事的重要性。他认为,只有像君主这样的高尚品德才能赢得百姓的尊敬和爱戴,而那些华丽的服饰和富贵荣华并不能真正让百姓感到幸福。因此,他主张做事要径行直遂,不绕弯子。

后来,“径行直遂”这个成语就被用来形容一个人做事勇敢果断,不绕弯子,直接达到目的。

温馨提示:以上内容和图片整理于网络,仅供参考,希望对您有帮助!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